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
网站首页 本馆概况 最新动态 党务政务 文化活动 艺术指导 艺术团队 鸿嘎鲁杂志 公共文化 公 告 栏
公共文化
本馆概况
最新动态
党务政务
文化活动
艺术指导
艺术团队
鸿嘎鲁杂志
公共文化
公 告 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费活动平台
志愿者平台
平台其他栏目
最新动态 更多>>
卸下“指尖”之负 扎实... [04-18]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 [04-18]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04-16]
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 [04-15]
习近平会见法国梅里埃基... [04-09]
深入学习贯彻巡视工作条... [04-09]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 [04-07]
专家讲坛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共文化 > 专家讲坛

文化独贵龙:乌审大地新传奇 ——乌审旗“文化独贵龙“品牌对牧区文化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7-20 15:05:00 浏览次数:


                                                                     本刊记者:武俊平

蒙古人生长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放眼四方,天际线形成一个巨大的圆,而放牧的人,就像置身于宇宙的中心。于是,蒙古人便有了尚圆的传统。蒙古包是圆的,从敞开的“套脑”望出去,太阳是圆的;作为古代蒙古族军事组织的“古列延”是圆的,各个家庭列帐置车为环形,首领帐幕居中;牛羊圈是圆的,可以抗击劲风的袭击;布力亚特学者M.H.罕加罗夫,曾对布力亚特蒙古族圆舞作了颇为详尽的描写:"男女青年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一开始由左向西慢慢移动并唱着音调悠长的歌曲。“

圆,蒙古语发音为“独贵“,加上一个复数的”龙“,是很多圆、很多圈子的意思。“独贵龙“,处处体现出蒙古民族的智慧。真正让“独贵龙“惊天动地的是近代起源于鄂尔多斯乌审旗的“独贵龙”运动。

据宝音著《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概述》一文考证,“独贵龙”运动最早可追溯到1828年 。文章说:“道光八年,深受封建统治荼毒的乌审旗牧民,在普力杰、珠拉吉嘎、德力格尔、宝迪图门、哈吉嘎尔那木吉拉、沙格德尔等人领导下,积蓄已久的愤怒终于爆发,蒙古族牧民一呼百应,潮水般拥向王府请命。旗扎萨克桑杰旺钦惊恐万状,下令关上大门,蜷缩于深宫大院,不敢面见群众。愤怒的群众列举桑杰旺钦增加赋税、压榨百姓等罪状,呈词上报当时的伊克昭盟盟长鄂托克旗扎萨克 。盟长对牧民的呼声置若罔闻,不予理睬。苦难的牧民又聚集300多人麾而向西,包围了盟长所在地的鄂托克旗王府,一直坚持了三个多月之久,终于迫使盟长接了纸状,呈报清廷理藩院,并革除了桑杰旺钦的爵职”。从此,乌审旗点燃的“独贵龙”运动烽火,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的鄂尔多斯草原上迅速掀起了燎原之势。

这场运动为什么称之为“独贵龙”运动呢?这是牧民们的一种斗争策略。穷苦牧民在讨论斗争问题的时候,往往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状。这样做既可表示所有的成员一律平等,同时又可以掩护发起人和组织者。如果联合具状上诉时,以圆圈形联合签署;登记成员名单时也呈环形,逐渐形成“独贵”这种蒙古族人民秘密组织形式。起初,蒙古族牧民以地名或首领的名字命名“独贵”,后来“独贵”遍布整个鄂尔多斯,随着次数的增多,而加上复数词尾“龙”,习称“独贵龙”。

今天,乌审旗的牧民群众在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奋斗中,“独贵龙”的传统和智慧被创造性地发扬光大。于是,在乌审大地上,就有了“文化独贵龙“的伟大创举。

                             “文化独贵龙”的诞生与成长

一个优秀的文化品牌,必然是植根于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深厚土壤中的。文化独贵龙的产生,正是因地制宜,顺时而动的产物。

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市东南, 毛乌素沙地的中心腹地,高原沙地是该旗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点。乌审旗又处在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结合区,梁、滩、沙丘相间分布。 乌审旗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不足10人。2006年,随着新一轮撤乡并镇工作的结束,该旗13个苏木镇文化站合并为6个,文化站数量减少,站所集中,服务距离拉大,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明显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让牧民享受文化生活的权利得到保证,这对乌审旗的领导们特别是文化部门的领导们确实是一个考验。

但是,乌审旗显然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又是乌审旗发展民族文化的最大优势。鄂尔多斯部,做为蒙元时期的宫庭部落,从古至今最完整地保留和传承着蒙古民族民俗文化,其祭祀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礼仪文化、婚丧嫁娶、歌舞等,在整个蒙古民族民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而得到公认。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在蒙古历史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鄂尔多斯文化圈中乌审旗成为该文化的核心区,蒙古三大经典历史文献之一《蒙古源流》作者萨冈彻辰是乌审旗人,蒙古文学世匠贺希格巴图也是乌审旗人,更可喜的是乌审旗蒙古人至今保留着能歌善舞,赋诗诵词的文化传统,成为文化人才最多和向外输送文化人才最多的旗县。乌审旗近代历史上,席尼喇嘛领导的“独贵龙”运动起源于乌审旗,成为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武装推翻封建政权的道路具有划时代意义。乌审旗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鄂尔多斯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第一个党小组和建立第一个县级党组织的所在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全自治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之一。

一方面得益于乌审旗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牧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基于乌审旗雄厚的文化底蕴,一大批农牧民文化户脱颖而出。他们中有农民诗人、牧民文艺之家、根雕爱好者;有动植物标本制作、民族服装制作、民族乐器制作,还有藏书户、农牧民自建的图书馆、自办的妇女学校等,民间文化活动非常活跃。

一个地方的党政领导和文化工作者,如果有了充分的文化自觉意识,就会发现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创造力,并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正是受到乌审旗自发的文化个体户的启发,乌审旗的党政领导就有了“文化独贵龙“的品牌意识。

文化户、文化能人、民间文艺队伍在乌审旗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化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瓶颈”难题,全旗干部群众创新思维,先行先试,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全旗各苏木镇、嘎查村中组建民间文化组织的思路。同时,为纪念乌审旗蒙古族著名的革命家席尼喇嘛和他所领导的“独贵龙”运动,更好地发扬革命传统,凝炼区域精神,乌审旗群众将这一新组建的基层民间文化组织命名为“文化独贵龙”。

乌审旗旗委、政府在充分肯定这一文化现象的同时,于20065月,作出了在全旗各苏木镇嘎查村中组建“文化独贵龙”的决定,并相继出台了《示范文化户文化独贵龙民间文艺团队资助及管理办法》、《文化独贵龙管理办法及标准》,有效地推动了“文化独贵龙”的发展。

“文化独贵龙”的定位:是以文化户、民间艺人为主体,以配合草原文化促进会和文化部门带动农牧民开展文体活动、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间组织。

“文化独贵龙”的目标和宗旨:以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致力于占领农村牧区思想文化阵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文化独贵龙”的独特作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延伸,上接文化站、文化室,下衔文化户,弥补文化站服务距离不足,文化户实力单薄、能力有限等问题,与文化站、文化室、文化户协调配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近距离服务广大农牧民。

 “文化独贵龙”的主要活动内容是“三学两保一传承”——学政策: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学文化:学习现代文化知识,学习文艺创作和表演。学技能:学习并掌握先进的、适用的生产技术,增强致富本领。保护文物遗存:自觉保护文物遗存,坚决同盗卖文物、破坏遗存的不法分子做斗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非物质文化的原生态性,避免其受到兼容与变异。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民间文艺:热爱民族文化和民间文艺,传承精粹,发扬光大。

 “文化独贵龙”具有各自的特色。在已经组建的123支“文化独贵龙”中,有“马头琴文化独贵龙” 64支、“马文化独贵龙”6支、“演艺文化独贵龙”38支、“科技传播文化独贵龙”13支、“服饰文化独贵龙”2支。乌审旗图克镇巴音淖尔嘎查“文化独贵龙”是2006年组建的,乐器、音响设备以及演出服装等都是大伙自己掏钱买的,乐队成员全是土生土长的嘎查牧民。他们除了演奏传统的民族器乐外,还经常自己创作编写歌曲、配乐诗朗诵以及小品、相声、喜剧等富有乡土气息和时代特征的节目,内容涉及歌颂党的富民政策、热爱家乡草原、呼唤邻里和睦、社会文明等诸多方面。乌审旗嘎鲁图镇呼和淖尔嘎查的示范“文化独贵龙”则是一支以妇女为主的牧民演出队。除在本地农闲、牧闲时为嘎查牧民义务演出外,还应邀到全市各旗区演出。她们演出的节目曾被选送到内蒙古广播电台、内蒙古电视台蒙语卫星频道播出。组建以来已有6个节目获过奖,让草原歌舞走向外面的精彩世界。无定河镇河南村的“文化独贵龙”则充满书香气息。这里的书籍琳琅满目,内容涵盖农牧业生产技术、养殖致富、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多种类型,还有各种装订整齐的报刊、杂志。即使是农忙时节,活动室里永远有人值班,随时为村民们提供借阅图书的方便。

乌审旗的“文化独贵龙” 深受牧民喜爱,成员总数达到2260多名,覆盖全旗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13个社区。据统计,乌审旗各类“文化独贵龙”年举办文化聚会100多场(次)、文艺表演80多场(次),参与群众近20多万人(次)。由乌审旗文化局主办的“文化独贵龙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5届。

                     “文化独贵龙” 孕育乌审文化新硕果

“文化独贵龙”在牧民生活中深深扎下了根,也孕育了乌审文化的累累新硕果。

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首届“风情俏中国--2012维也纳中国舞蹈盛典”中,乌审旗察罕苏力德老年文化独贵龙代表内蒙古参加演出的乌审旗察罕苏力德老年文化独贵龙获得了金奖。这次盛典是由世界音乐艺术教育协会,欧洲中国文化艺术中心,奥地利舞蹈体育协会主办的。乌审旗察罕苏力德老年艺术团是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参赛队参加了此次盛典,演出中,与北京王府花园社区老年舞蹈队、新疆楼兰舞蹈队、四川泸州市江阳区艺术团等中国团队和奥方嘉宾舞蹈团队一同竞技,最后凭借蒙古族舞蹈《故乡的旋律》荣获金奖和杰出团队奖。成立于2007年的察罕苏力德老年文化独贵龙现有队员30多人,大都是退休干部职工和农牧民,平均年龄56岁,参加这次盛典的有27人。通过参加此次盛典,不但为促进中奥两国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贡献,而且进一步弘扬了内蒙古以及鄂尔多斯的民族文化,展示了鄂尔多斯风采。

“文化独贵龙”还激发了牧民群众文艺创作的热情。乌审旗文联统计,当地的牧民作家有100多位,目前他们已有48部著作问世。乌审旗牧民张嘎巴特尔的已经出版了《傲特尔之雨》等3本书,并在为自己的下一部诗歌集做准备。张嘎巴特尔是乌审旗嘎鲁图镇沙如拉嘎查人,16岁时开始学写诗歌,并给多家报纸、杂志投稿。他的第一本书是1996年出版的诗歌集《公牛的孤独》,两年后,他的第二本书《乌审风景》问世。《傲特尔之雨》是他用一年多时间将鄂尔多斯地区牧民的优秀作品收集整理后出版的。同时,牧民举办的文学活动非常活跃。牧民菊花和牧民浪腾分别自发举办了“呼日胡之韵”和“青浪”诗歌大赛。此外,个人出资举办画展、牧民诗歌朗诵会的屡见不鲜,如乌审召镇布日都嘎查牧民诗人扎·吉日木图就在他的新居里,隆重举办了“宾巴嘎日格宝勒召”(星期六之约)诗会。

        “文化独贵龙”对我区牧区文化建设的启示

内蒙古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的自治区,蒙古族和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广大牧区,是多元民族文化的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牧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内蒙古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比较落 后,牧区就更加落后。牧区牧民大多生活在草原腹地,自然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 展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人烟稀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了极大限制。内蒙古牧区虽然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在牧民中的拥有率逐年增加,但电脑, 有线电视在牧区尚未普及,而且使用成本较高,牧民获取信息受到了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加之牧区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县乡两级财政减收过多,公共文化投入欠缺。所以,如何摸索出一条符合牧区实际的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乌审旗的“文化独贵龙”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

启示一:公共文化,是公共的事情,牧区文化,应该彰显牧民的主体性。政府公共部门应该和各种民间组织、公民个人一起,共同协商管理公共文化事务,促使公共文化利益最大化。公共服务完全由政府提供是一种误区。理想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公民、社会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少依赖财政,另一方面可以更多借用民间力量来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这不是一个权宜之计,而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题中应有之意。这样,牧区公共文化才能具有内生动力。过去,我们在牧区文化建设中,忽略了牧民的文化意愿表达,所以,我们想当然为牧民提供的服务并不能满足牧民的实际需要,所以受到牧民的冷落。我们在一些偏远牧区建起了文化站,但因为牧区居住、交通和生产的特殊性,很少派上用场。因此,政府公共部门在牧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一定要避免单纯的“给”和“送”,要尊重广大牧民的文化意愿表达,尊重广大牧民的文化创造,让牧民群众参与到牧区文化从决策到执行的整个过程中,真正成为文化的主人。

启示二:公共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民主的精神,所以,政府公共部门要放下架子,与公民一起,建立一种平等的协商机制。举一个例子,在乌审召镇,“文化独贵龙”成员代表那日苏、额尔德尼、斯日吉日嘎、图门格日勒向乌审旗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党总支书记郝翀提意见:“一是演出文件希望用蒙汉双语下发;二是希望多派些文体特派员辅导基层‘文化独贵龙’成员;三是有针对性的培养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调的爱好;四是给予‘文化独贵龙’更多的资金支持。”郝翀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记录着大家的建议,并承诺当即解决。就在收集意见结束一周后,用蒙汉两种文字打印的宣传材料已经下发;录音棚已搭建好,准备邀请长调歌手演唱来带动年轻人;资金问题和选派文体特派员工作正在协调之中。我想,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主体间有了这种平等协商的机制,没有什么问题不好解决的。

启示三: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起到一种扶植的作用,一种桥梁的作用,一种平台的作用。乌审旗政府部门一方面从政策上对“文化独贵龙”予以指导规范,加强管理,相继出台了《示范文化户文化独贵龙民间文艺团队资助及管理办法》、《文化独贵龙管理办法及标准》,有效地推动了“文化独贵龙”的发展。同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发展保障机制,通过搭建“文化独贵龙展演比赛”等平台,以奖代投,扶持文化独贵龙发展。

启示四:牧区公共文化服务要找到一个恰当的支点。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文化独贵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延伸,上接文化站、文化室,下衔文化户,弥补文化站服务距离不足,文化户实力单薄、能力有限等问题,与文化站、文化室协调配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近距离服务广大农牧民。可见“文化独贵龙”是开展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很好的支点,通过这个支点,可以把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功能连接起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示五:“文化独贵龙”值得在全区广大牧区推广。“文化独贵龙”是在牧民文化户的基础上诞生的。据我这些年的田野调查经历,在我区广大牧区,有着和乌审旗相似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也面临着和乌审旗相似的困难。在阿拉善盟,牧民自办“骆驼文化节”和“祭敖包”等文化活动已蔚然成风;在锡林郭勒盟,各种牧民文化户蓬勃发展。怎样用一种共同的文化符号把这些文化载体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全区的牧区文化品牌,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区创造了乌兰牧骑这一牧区文化的品牌,成为全国文化战线的一面旗帜。今天,我们如果能把“文化独贵龙”这样一个牧区文化的新品牌在全区推广,或许能够给我区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

乌审旗,是一个孕育传奇的地方。“文化独贵龙”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传奇!

上一篇:美育应走向审美情感教育
下一篇:论建设现代型文化馆(连载之一)

本馆概况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基层动态 | 公告栏

版权所有 ©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群艺馆巷1号 电话:0471-3691008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458号 蒙ICP备18001375号-3
微信公众号